破除生長激素迷思!出現「這狀況」恐是性早熟,2方法有效改善

擔心孩子比同齡矮小、會不會長不高?孩子的發育與先天遺傳息息有關,家長務必定期追蹤身高體重、觀察生長曲線,如果觀察到「4種現象」,有性早熟的可能性!先不要急著擔心,醫師告訴你如何把握訣竅,後天努力一樣有機會「高」人一等!
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 主任陳燕彰醫師簡介 每年增加多少身高才是正常成長?男女平均年生長率一表對照 影響孩子成長的原因百百種,包括先天因素的種族和遺傳,以及後天因素的慢性疾病、營養均衡、荷爾蒙及家庭環境等。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陳燕彰主任解釋,成長週期可以分為4大階段: 那麼孩子在幾歲時長高幾公分,才算是正常成長呢?陳燕彰醫師說明,一般在學齡中、青春期前,也就是6歲至11或12歲左右,平均一年會成長4到6公分,如果發現孩子沒有達到至少4公分的標準線,或是注意到孩子的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,甚至是身高低於遺傳預估身高等,就要注意是不是與其它疾病有關,建議就醫評估荷爾蒙或營養方面問題。
不妨參考以下的男女平均年生長率表,或者也可以利用生長速度的記錄、骨齡檢查和內分泌檢查,來評估孩子的生長狀況。

年齡 年生長率(公分/年) 年齡 年生長率(公分/年)
出生~1歲 25 4~10歲 5~6
1~2歲 10 11~青春期 >6~7
2~3歲 8 骨齡 女>13 <5
3~4歲 7 骨齡 男>15 <6
球星梅西也曾是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!生長激素不足,可以治療嗎? 造成生長遲緩的原因主要有先天、後天兩大類: 先天因素 後天因素 其中,生長激素讓許多家長霧煞煞,陳燕彰醫師解釋,生長激素其實就是一種胜肽類的賀爾蒙,主要在每天晚上熟睡時分泌,有助於分解脂肪、骨骼和肌肉成長、維持新陳代謝。罹患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,就有可能出現生長遲緩的問題,通常一年都長不到3公分。
不過,只要適當補充生長激素,就有機會從每年只長2、3公分,進化成6、7公分,就連世界知名球星梅西也曾是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,原本身材瘦小、不到140公分的他,由於從幼年時就接受生長激素的治療,最後成功將身高拉高到169公分。
目前健保有提供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使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,事前需抽血檢查生長激素值是否有兩項低於7ng/mL,並且連續追蹤6個月,身高低於第3百分位、小於2公分,骨齡比實際年齡小2歲的條件,則可以申請健保給付。
出現「4狀況」恐是性早熟,2方法有效改善 另外一項會影響孩子身高常見的原因就是性早熟,例如當女孩在8歲前、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,就屬於性早熟徵兆:
孩子有性早熟的狀況,等於他這輩子注定比別人矮嗎?不用太焦慮,陳燕彰醫師指出,性早熟是能從兩大面向治療改善的!首先,沒有特定原因造成的「中樞性性早熟」,可以靠服藥抑制性荷爾蒙分泌,來延緩骨骼成熟速度,藉此延長青春期發育的時間;若是藥物、腫瘤或環境造成的「週邊性性早熟」,也只要去掉會影響荷爾蒙分泌的東西,就能夠解除性早熟的警報。
把握孩子成長的黃金期,後天可以努力的4大訣竅 想讓孩子長高不卡關,除了定期追蹤孩子的生長曲線,及時發現問題、給予適當治療,陳燕彰醫師建議爸媽們可以從4個習慣養成孩子的「易高體質」!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