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飲食影響小兒內分泌!4大評估指標很關鍵

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,到了國中、高中階段,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的身高問題而前往就醫,殊不知,孩子可能早已進入青春期,只是沒有發現!
衛生福利部臺台南醫院小兒科 醫師林逸首醫師簡介 醫師提醒,過早進入青春期,可能有「性早熟」的現象,通常會有幾種指標作為評估發展關鍵,同時也建議家長,在孩子的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有10大重點最好要提早審視! 小孩月經來了!怎樣算是太早進入青春期? 「我家女兒月經來了,是代表進入青春期了嗎?準備開始長高了?」事實上,很多人對於青春期的進程變化,可能不如想像中熟悉。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小兒科醫師林逸首解釋,當孩子的「第二性徵」開始出現,例如女生乳房開始發育、男生睪丸開始變大,其實就是進入青春期的表徵,接著冒青春痘 、長腋毛、長鬍子、快速抽高等變化,最後就會月經來潮。
因此,如果擔心孩子的發育情形,可以在關鍵時間點多加留意!林逸首醫師說,醫學上來說女生8歲、男生9歲進入青春期都正常,但如果小於這個年紀,最好就醫做性早熟相關檢查,開始發育的年紀越小必須越注意。而且,這階段的孩子多半能自己洗澡、也注重隱私,相較於女孩胸部隆起容易被察覺,男孩則是常等到長喉結和鬍子,才感覺發育太快,其實早就到青春期晚期,只是沒有發現罷了!
而青春期之所以「提早來」通常有多重原因,例如種族、遺傳因素,統計顯示,非裔美國女孩的乳房發育及初經來潮時間,都比美國白人更早,還有媽媽的初經來得早,女兒也可能比較早;另外則是兒童肥胖、營養與飲食內容改變,有研究發現喝太多含糖飲料的女孩,初經容易提早;最後則是長期接觸環境賀爾蒙「塑化劑」,也會造成影響,研究就顯示,國內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產物,比先進國家高出8至20倍。
十種飲食習慣影響小兒內分泌!入冬別亂補、果汁別常喝 醫師通常也會協助檢視並調整生活型態、飲食狀況。根據醫學專業與門診經驗,他統整出10大注意要點,能避免「性早熟」發生,同時也是建立良好生活習慣,不論對身高發展或健康成長都很有助益。
孩子疑似性早熟,該怎麼辦?4大檢查指標很關鍵 林逸首醫師表示,性早熟分成中樞型、周邊型兩種,所謂的中樞型性早熟,是指「下視丘-腦下垂體-性腺軸」提早被活化,使性腺激素分泌異常亢進,女孩90%是不明原因的原發性中樞型性早熟,男孩則有25%~75%可以找出病理性原因,如腦部腫瘤、創傷、感染、水腦症導致;至於週邊型性早熟則是周邊腺體分泌出問題,例如先天性腎上腺素增殖、卵巢腫瘤、睪丸腫瘤等,或長期接觸性賀爾蒙。
因此,如果孩子疑似性早熟,必須先排除嚴重疾病的可能,接著有4種檢查指標,幫助後續評估。 性早熟的影響除了身高問題,還有身心問題,8歲孩子可能有10多歲的外表,小小年紀要學會月經的處理,面對一連串檢查或針劑治療;也可能因為胸部隆起或生理變化,引起同儕注目、甚至嘲笑,造成孩子身心壓力、羞澀、自卑。林逸首醫師強調,性早熟需要詳細檢查、評估,根據孩子身體狀態、生長進展速度等,才能決定回診時間與治療方案,因此,如果有疑慮、觀察到異狀,最重要的是盡快尋求評估診斷,才能及早擬定對策,照顧孩子的健康成長!
上一篇破解「兒童性早熟」3大迷思!一定長不高?這些食物能吃嗎?QA問答一次看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