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成長衝刺期3階段!這樣揪出成長警訊,關鍵「3好」健康成長不憂慮

兒童的生長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過程,但在某些情況下,生長變化也可能成為健康的警訊。
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小兒內分泌醫師莊立欣醫師簡介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內分泌醫師莊立欣指出,日常細心留意孩子的體態變化、生長情形,是關注孩子健康的重要環節,一旦發現異常,最好及早帶孩子至專科門診檢查,排除可能的潛在威脅。
兒童成長衝刺期3大階段!及早關注成長「警訊」 怎樣的「生長」可能是「警訊」呢?莊立欣醫師解釋,兒童的成長速度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,一般來說「兒童成長衝刺期」主要有3個階段:

而所謂的「生長警訊」是指孩子在不合理的年齡異常暴衝,例如當男孩在9歲之前就出現睪丸及陰莖變大、聲音變粗、喉結明顯等特徵;女孩如果在8歲前乳房發育、或10歲前初經來潮,就應該提高警覺。莊立欣醫師強調,問題的關鍵不在於「暴衝」,而在於「時機不對」,且生長變化是有時程的,女孩從乳房開始發育到初經來潮通常需約兩年到兩年半左右的時間,如果這個過程太過迅速,即使啟動時間正常,仍可能是個警訊。
此外,除了身高和第二性徵發育,門診還有很多孩子是因為5、6歲就長痘痘而前往就診。莊立欣醫師解釋,1至2歲嬰幼兒偶爾長痘痘多與毛孔較小易阻塞有關,不用過度擔憂,但若5至7歲的孩子明明還沒有到油脂分泌過盛的年紀卻頻繁長痘痘,建議就診由醫師判斷原因是否與性早熟有關。
莊立欣醫師表示,與性早熟相關的因子包含基因遺傳、肥胖、疾病以及環境荷爾蒙等,而診斷性早熟的方式會透過個人病史及飲食習慣詢問、骨齡檢查、抽血檢測性荷爾蒙濃度、生長速率與第二性徵發育的身體評估檢查,必要時也需要透過超音波、核磁共振掃描、與LHRH試驗的檢測,判斷是否為中樞型性早熟,以及排除腦部腫瘤或其他病變的可能。
孩子吃多吃少都緊張!健康成長關鍵「3好1追蹤」 孩子在不對的時間「長太快」讓人擔心,但自家孩子總是比同年齡更瘦小,也難免會讓家長擔憂。莊立欣醫師指出,以過去診察經歷分析,多數兒童太瘦的原因主要是挑食、偏食,不過也曾遇過病理性因素,例如曾有一位孩子因為腸躁症,導致蛋白質食物下肚無法充分吸收營養,「吃進去的養分都排掉了,就像是偷工減料的房子,怎麼蓋得好呢?」 然而,若一心以「長肉」為目標就經常給孩子吃速食、零食、精緻甜品、加工品、炸物,反而矯枉過正,建議「健康增重」的方式應該從適當運動、規律作息、增加份量開始,搭配開胃食材與健康點心,且營造輕鬆愉悅的用餐氣氛,而不是讓「吃飯」變成一件痛苦、壓力大的事,才能真正達成健康目標。 莊立欣醫師也整理會影響兒童生長的資訊: 對爸爸媽媽來說,孩子吃多吃少都緊張,還要限制這個不能吃、那個不能吃,往往帶來過多焦慮,莊立欣醫師期望家長可以放寬心,不會因為吃了某樣食物一小口就影響孩子成長,只要是原型食物一樣能適量攝取,重要的是三餐規律、多吃當季新鮮蔬菜、少油少糖的飲食原則,同時養成運動習慣,把握夜間睡眠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段,10點前睡覺不熬夜,放心「吃好、睡好、動好」,搭配定期追蹤成長狀況,就是健康成長最大關鍵!
上一篇生活飲食影響小兒內分泌!4大評估指標很關鍵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