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想過,60 歲以後的日子,會是什麼模樣嗎?是三不五時往醫院跑、每天按時吃藥的生活,還是身體硬朗、精神輕快,享受著半退休的自在節奏,到處遊山玩水?人生進入熟齡,不等於放慢腳步。想活得有品質、有餘裕,從現在開始好好照顧自己:吃得對、動得巧,就是邁向健康後半場的最好投資。
因為老婆的一句話及,讓邵爸開啟跑步人生
任職於健行科大的邵爸,靠著跑步和日常飲食保養,外表看不出已經是年過 60 的熟齡跑者,而談起跑步的起因,全是 5 年前老婆的一句話......「當時全家都已經接觸跑步,就只有我還沒踏出那一步。某天老婆問我說假日要不要和她一起去跑步,在知道要 5 點起床後,心裡只有是不是瘋了的這想法!」
假日要邵爸這麼早起床,根本是天方夜譚,但在某次為了兒子及老婆的安全問題,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加入跑步的行列。起初的每一步對於邵爸都是煎熬,一想到結束後還要走原路回去心更累,只不過在接下來的幾週邵爸注意到身體、成績慢慢進步,甚至還報名了臺北馬並在初馬中成功破四,漸漸地,邵爸開始喜歡跑步這項運動了。
邵仕剛,熟識他的朋友或學生都稱呼他「邵爸」,靠著跑步及日常飲食保養讓人生變得不同。(圖片來源:邵爸)
日常攝取天然、優質蛋白質飲食,改善精神體態
「除了成績進步之外,我覺得最大的改變是身體變化!體態從原先的 70 多公斤到現在 56 公斤,體力也變得比以前好。」邵爸表示,會有這樣的改變,除了規律運動習慣之外,更重要的是改變飲食方式,自己雖然沒有刻意減重、節食,但食物的選擇上改以天然健康的食材,並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,自然地在體態、精神、運動表現等層面都有正向發展。
認識蛋白質
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營養素來源之一,無論是器官的正常運作、身體免疫力、修補肌肉骨骼、穩定內分泌和荷爾蒙分泌等,全都少不了蛋白質的參與,而胺基酸正式組成蛋白質的成分!簡單來說:「蛋白質=身體的建材;胺基酸=構成蛋白質的小零件」。
建議可以依據「選擇天然不加工」、「多樣蛋白質來源」、「不單一來源大量攝取」、「搭配碳水及適量脂肪」,等四大方向來攝取豐富的營養來源。
邵爸從選擇天然無加工的食材開始,慢慢調整飲食習慣。(圖片來源:Canva)
年長者更需要補充蛋白質,通往健康之路的關鍵
根據衛福部最新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建議,成人每天的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體重的 1.1-1.2 克,樂齡族(70 歲以上)則需攝取每公斤體重至少 1.2-1.5 克蛋白質。邵爸認為:「在我這年紀,甚至是更大的年長者,普遍蛋白質的知識都不足,不是攝取太少,就是選擇劣質的蛋白質來源,對於需要好好保養的這年紀來說真的會有很多負面影響。」平時邵爸就會吃雞蛋、雞肉、豆腐、優格、堅果、燕麥等食物作為優質蛋白質來源,蛋白棒當作日常點心,運動後也會每天固定快速補充蛋白質。
對長者來說,補充需要的營養更為重要。(圖片來源:Canva)
「平時就有在補充乳清蛋白的習慣,以前都會去大賣場買大包裝的回家喝,但很容易就會膩又容易受潮,加上攜帶不是很方便,所以每次都很苦惱到底要不要下手。不過最近有很多市售的即飲蛋白相當方便,口味也很不錯,尤其是含有支鏈胺基酸 BCAA、白胺酸配方可以幫助修復組織、恢復體力,運動完後不想吃東西的時候就會來上一罐,80 多歲的媽媽也是很喜歡,定期飲用一段時間後,最近去醫院檢查發現很多紅字都有改善的現象。」
除了日常、運動後補充,家中 80 多歲的媽媽也會飲用營養補給品來補充蛋白質。(圖片來源:邵爸)
最後,邵爸公開了他們家的私房高蛋白料理,在雞胸肉上淋上打散的蛋液,打配上起司一起拿去烤箱焗烤,不用調味就相當好吃,推薦給懶人、不知道該怎麼料理雞胸肉的夥伴們!
邵爸的私房料理,不用調味就相當好吃。(圖片來源:邵爸)
蛋白質是人體內重要的營養素,無論你平時是否有運動或健身習慣,都應攝取充足的份量,以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。當然平時的攝取也別忘了其他的人體重要的元素(如維生素及礦物質等),建議大家從其他食物攝取蛋白質時同時考量到其他營養素的來源,並多元攝取,才能夠讓身體均衡又健康唷!
責任編輯:Angela
圖片來源:邵爸、Canva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