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遶境時為什麼要鑽轎底?有什麼好處?
鑽轎底(台語:nǹg-kiō-kha, 點我聽發音),亦稱作「鑽轎腳」、「躦轎腳」或「稜轎腳」,經常出現在媽祖遶境或相關廟會活動上,主要用意是信徒、民眾祈求媽祖庇佑並趨吉避凶。
根據「全國宗教資訊網」資料指出,民間對於鑽轎底的最初說法是:人民對媽祖有事相求而許願,一旦應驗後,會以趴跪地面的姿勢(象徵自願擔任媽祖登轎時的踏腳椅)對媽祖還願,誠心表達謝意。不過演變至今,鑽轎底已成為一種祈求神明庇佑、消災解厄的宗教行為,諸如身體疾病、運勢不佳、生活上的不順遂等都能獲得改善,同時帶來平安、健康與福氣,被視為是鑽轎底的好處。
鑽轎底注意,3大禁忌不可犯
雖然鑽轎底可祈求媽祖庇佑,但過程中仍有3個禁忌需留意:
鑽轎底禁忌1:戴帽、背著背包
正確作法應將帽子拿下,以示對媽祖的尊敬;背包則需移至胸前抱著,好讓鑾轎順利前行。

▲鑽轎底時應將背包移至胸前抱著。
鑽轎底禁忌2:佩戴平安符、持有進香旗
平安符代表神明的信物,因此鑽轎底之前要先取下,以示對神明的尊重。另外,由於進香旗上有「天兵天將」的護佑,因此旗子只能立著、不可倒著放。如要鑽轎底,可請其他人代為保管進香旗,才不會有失對媽祖及兵將的尊敬。
鑽轎底禁忌3:處於懷孕狀態
鑽轎底時推擠、碰撞、趴跪皆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,懷孕期間若想祈求媽祖加持,可請家人將孕婦衣物裝進背包並代為鑽轎底,結束後再讓孕婦穿上。另有一種說法是,神轎底部的八卦會傷到胎兒,因此孕婦不適合鑽轎腳。

▲懷孕期間不適合鑽轎底。
如何鑽轎底才正確?信徒分享「掌握時機點很重要」
鑽轎底在媽祖遶境時相當常見,信徒或民眾需以趴跪地面的姿勢,讓媽祖鑾轎從身上越過,代表著以謙卑、虔誠的心表達對媽祖的敬意。過程中不得起身觸碰神轎,並且在通過後,需起身向媽祖合掌答謝,感恩祂的庇佑加持。
至於鑽轎底是否有理想的地點、時間點?在「如何鑽轎底?媽祖出巡鑽轎腳注意事項大公開」一文中就分享一名信徒的心得,他建議民眾可把握 「媽祖起駕後」以及 「中途休息完畢、準備起轎前」兩大時機,原因是這時候的神轎位置較為穩定,想鑽轎腳的民眾較容易排隊進行。
不過仍要提醒,鑽轎底時需聽從現場人員指示,像是該路段是否開放鑽轎腳(趕行程時通常不開放),並遵守不插隊、不推擠、不爭搶的原則,才可讓鑽轎腳過程更安全順利。
好奇鑽轎底的感覺嗎?新聞主播:像被電到一樣!
鑽轎底可祈求媽祖護佑、帶來平安好運,不過更多人想知道的是:鑽轎底時有什麼感覺?新聞主播徐俊相就曾在YouTube頻道「57爆新聞」分享自身經驗,他提到,當媽祖鑾轎從身上越過時,身體如同被電到一樣,像是有許多螞蟻爬上背部的酥麻感。起身後,他看著繼續前行的媽祖鑾轎,竟不由自主開始流淚,認為那是內心被洗滌後的自然反應。不僅如此,事後徐俊相很快就接到喜歡的主持工作,而且一做就是6年,讓他深信這是「媽祖冥冥之中的護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