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就是說,有人是一發現,就是只有跟疾病共存,沒有機會治癒的第四期。
也有人很幸運是在第一期就被發現,如果是在星期一開刀,星期二到星期三可出院,隔周一就能回去上班,存活率也高達90%到100%。這都拜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跟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等微創手術的進步所賜。
肺不會痛,早年存活率低,開刀機會少
在胸腔外科界近20年的趙盈凱醫師,目前是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,同時也是林口長庚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系主任暨胸腔外科主任。
他說,「我剛完成胸腔外科訓練時,胸腔外科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的熱門。而且那時候的胸腔外科醫師,處理肺癌的機會,也沒有那麼多。因為在那個年代,100個被診斷出肺癌的病友,有80、90個已經是處在不太能開刀的期數,真正能夠幸運以手術治療的比例,大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。」
這是因為肺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,從來沒有人說「我的肺在痛來看診。」也就是說門診上從來沒有這樣的症狀,通常就是一直咳嗽、咳個不停。或者是腫瘤已經轉移跑到一些會痛的器官,比如說它轉移到骨頭會骨頭痛,轉移到腦會意識不好或走路會偏,還或是轉移到腎、出現血尿,甚至轉移到喉嚨的淋巴節、壓迫到聲帶,講話聲音會沙啞,像知名的歌手鳳飛飛,就是在開演唱會前,聲帶出狀況,沒有辦法像以前那樣唱歌,後來才發現是肺癌轉移,沒有很久就過世。 (編輯推薦:肺癌初期症狀不見得都會咳嗽!2招手指檢測法,快速找出肺癌徵兆)
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。約有四成的肺癌病友是最幸運的第一期肺癌,最適合手術治癒。
以前得肺癌。第一個是發現得晚,第二個是藥物不夠好,不夠有效。原本肺癌的藥物治療,只有1001招,就是單一的化療,現在我們知道肺癌的弱點後,就算是晚期的肺癌,也可以根據肺癌的弱點對症下藥,雖然說離治癒還是很遠,但是存活期也比之前好很多。
在2002年新診斷的肺癌個案數是7094人,2022年新診斷的肺癌個案數是17982人,整體肺癌的總人數上升了足足多了一萬人。而且不只是肺癌的人數大大增加,被早期發現、最適合手術治癒的那一群肺癌病友的比例,也大幅增加。
看下一頁醫師告訴你治癒肺癌致勝關鍵!重要「一檢查」這樣找出可疑肺結節